元知网
主题 : 随记【12】
级别: 创始人
0楼  发表于: 2012-07-18  

随记【12】

管理提醒: 本帖被 窦凤晓 设置为精华(2012-07-18)


·爱读,I do。
·维米尔油画:音乐课。对着镜子背立的女孩,略微低头,从镜中可见她的眼神穿过琴键落在右边侧立的音乐教师腰际。摄影家说这是一则“悲伤的故事”,他另外一幅“开窗读信的女人”也同样悲伤。
·可现在,谁来给我们写一封可供展读的信呢?
·万物莫不悲伤,包括“此刻”与“此在”。譬如?某天一个人对另外的人说:以前她写的每个句子我都明白,现在,她哪首诗我都看不懂了。
·这里,“她”即是“我”。
·有越来越多的技术可以穿越上下百亿年向我们展示曾经存在、正在存在和以后会存在的东西,比如说在色彩斑斓诡异的泥盆纪,那些横生的海生动物们。它们那时还没有共同的名字:“不好吃”和“很美味”,天空用不合常理的蓝色过度渲染,大地绿得单调无聊;近乎“悲伤”。
·那么,“人”何时走来?先是一个,后来两个,许多个,许许多多个,些许个,两个、一个。我倾向于相信最终有一个人能剩到后无来者,他身旁,世界按下了快进键,风一直吹,沧海桑田,海枯石烂。
·我们谈论。酒足饭饱。不平、指摘;偶有向往,偶有怀恋。我们对一切现状都“不满意”,要求侍者马上端上一盘“满意”供大家饕餮——但这盘“满意”的原料是什么?对不起,这是厨师的事。
·美国世贸大厦悄无声息地倒下;日本海啸全球直播时,有人专门调出《2012》的镜头对比着看,发现在冰冷的电子屏幕上,灾难已真假难辨。
·1972年,在美国国家实验室,一群人开始做实验,试图从100亿个粒子中找出不同于众的那一颗,以指证宇宙中新的粒子的存在。这个实验的结果改变了科学家们关于“世界上只有三种夸克”的论断;时至今日科学家已经证明世界上存在超过六种夸克。
·科学无休止地打碎和建树,以严谨无比的态度摧毁“已知”,源于人类无穷无尽的好奇心,诗歌也有同样的雄心和好奇心。
·疼痛,有人好奇过它的半径多大吗?
·进入青春期之后,男女两性问题缠绕每个人达半世纪之久乃至更长时间,围绕物理的肉体疼痛和唯心的情感疼痛这两个核心问题,人们相互挤压产生的能量有时正可以以百亿分之一的聚变来象征。
·怎么理解这百亿分之一呢?昨天丁肇中教授举例说,那情景好像我们进入一个前所未见的村子,发现那里的每一个人的寿命都是我们常人的一百亿倍。
·诶,死不了是个什么感觉呢?我们如何打发剩余的巨大失落呢?
描述
快速回复